2020-04-13 | 作者:倡議家/劉嫈楓

台灣第一!台大學子站出來,校方諾撤資高汙產業

2019年12月晚上,台大學生會永續部和氣候行動社雙雙在臉書粉絲團貼出一紙公告:「台大成為全亞洲第一所不再投資高污染、高碳排放與化石燃料產業的大學」。這起寫下「亞洲第一」的事蹟,成為台灣第一宗校務基金宣布撤資石化產業的例子。

「以台大校務基金承諾撤除六家高碳排、高汙染產業投資,總資金規模雖不過四億多元,卻高度具備指標意義。」2017年就參與其中,時任台大永續部部長黃毓庭表示。

兩個成軍歷史不過5年的學生社團,憑什麼促成校方願意點頭?黃毓庭坦言,「其實沒想過進展如此快速」。

以永續為名 全台第一個學生社團

3年前,台大學生會在校內4大環境社團:氣候行動社、減廢、自然生態社、動物保護社聯合倡議下,成立全台灣校園社團中第一個的永續部門。四大環境社團社長成為永續部的當然成員,在首年成立後,就決定針對校務基金著手展開調查,是否將資金用於高汙染、高碳排產業。

這樁撤資倡議成了台灣頭一遭,但類似呼籲早在國外大學校方推行許久。例如英國牛津、劍橋,美國耶魯等全球150多所高等教育學校,都已經宣示校務基金撤除對石油燃化高汙染產業投資。「高等教育除了肩負教育任務,也必須對社會有所責任。」

經過前期醞釀倡議,恰逢2018年台大正準備進行校長遴選。台大永續部便決定向幾位候選人發出邀請函,要求對校務基金責任投資一事,做出具體回應。「多數候選人都沒有正面表態,現任校長管中閔是唯一一位具體做出回應的候選人。」黃毓庭表示。

2019年夏天私下獲知消息、同年12月正式對外發布,台大校務基金宣示撤資的速度,遠比想像快。但過程歷經許多折衝和醞釀。不比環境減廢、空汙議題貼近生活,容易喚起外界共鳴。非等狂風烈日大家才有感的氣候議題,校內、校外都是「冷」議題。無法借助外力施壓,擴大談判籌碼,團隊決定「溫和」敲磚。但即便如此,和校方斡旋時,還是時常遇上軟釘子。

此外,推動撤資倡議,對團隊而言也是一項吃力工程。在之前,訴求重點多半從環境公害角度著手,強調汙染、對生活影響嚴重,杜絕環境公害。直到透過外部團隊的協助,才將調整訴求策略,改鎖定在金融撤資。只是,團隊多數成員毫無相關專業,一翻起校務基金幾百頁財務報表就頭大。黃毓庭坦言,「每次一翻開就想蓋起來。心想,天啊,這究竟是什麼?」儘管頭大,還是一頁一頁往下翻。

隨著專業知識增強,提問越來越精準,校方知道這群學生玩真的。本來對財務金融專業一竅不通的學生,甚至能協助校方一同解決問題,終於埋下了成功推動撤資的破口。

去年,台大正式宣布消息後,對台灣永續圈、氣候倡議團體,極具里程意義。黃毓庭解釋,過往討論氣候議題多半從環境衝擊事件切入,這次的成功撤資將促成外界思考氣候議題與金融管理的連結,打破同溫層,也能讓氣候永續議題持續深入。

氣候議題 青年行動主義興起

在2019年年末將近時,CNN曾經如此標誌與做出總結。「2019年是青年行動主義的一年,包括性別平等、氣候行動等議題,都見到青年站出倡議、行動。」尤其在日趨嚴重的氣候議題中,瑞典少女桑柏格一系列呼籲,更被視為關鍵行動人物。

黃毓庭和張榮廷,一位是台大法研所學生,另一位則還在就讀機械系大三。關注如此冷門的氣候議題,對二位而言,卻丁點都不意外。

張榮廷是高雄人,從小生長在空汙重災區,除了高雄石化產業議題、冬季一到的空氣紫爆指數,黃澄澄的霧霾、空氣中飄散的異味,都讓他對環境議題很有感。考上台大後,張榮廷就決定加入氣候行動社。

「不只關注氣候,更重要的是有所行動。」這是「氣候行動社」有別於其他環保倡議社團最獨特之處。張榮廷表示,對多數人而言,都不喜歡眼睜睜看著事情發生卻坐等一旁,行動或許就能帶來些許改變,在日常生活是,在氣候議題也是。

而黃毓庭對環境議題的關注,天生有感。一考上台大後,就加入各類環保社團。身為台大學生,黃毓庭還多了份對社會的責任感。她解釋,外界以為氣候議題僅衝擊了自然環境,但其實烈日、大雨等氣候變遷,影響議題擴及各個層面,尤其弱勢群體衝擊更多。身為台大學生,所擁有的資源較多,理當更有責任喚起大眾正視。

還是學生身份的兩人,格外珍惜對氣候議題的發聲權利。黃毓庭說,人人皆可以透過自己的身分改變一些事情。當還是大學生的時候,關注學生時期才能關注的事。「很多時候,你必須把握機會,善用當時所擁有的身分條件,就能創造出一些改變。這其實沒有那麼難!」

 

資料來源:倡議家
圖片來源:Wikipedia


延伸閱讀:
「為了氣候變遷 我罷課!」台灣學生 315熱血大串連
英國最大年金促巴克萊限制對石油業融資 正視全球暖化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