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2 | 作者:天下雜誌/劉光瑩

淹水、熱浪、乾旱將成為常態 台灣有哪些城市真的做好準備?

根據報告,自我揭露氣候風險的全球620個城市當中,有85%,也就是530個城市坦承,它們正面對氣候變遷的風險。最主要的三大自然災害風險分別為淹水(71%)、極端高溫(61%)以及乾旱(36%)。

換句話說,居住在這500多個城市的將近5.2億人口,每天在城市裡的居住安全、交通安全,甚至於人的身心健康,都會受到氣候的影響,而且風險愈來愈巨大。

氣候成為城市治理不可忽視的風險

位於柏林的英國CDP城市與區域副主管詩琳(Shirin Reuvers),強調在看氣候變遷對人類生活衝擊時,城市是非常重要的觀察尺度。

「因為全球大多數的人口住在城市中,」她受訪時表示,讓城市本身透過數據與資料來看自身面臨的氣候風險,最大好處是提醒城市管理者時時保持警覺,也讓民眾更有意識。

來自英國的非營利組織碳揭露計畫(CDP, 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創立於2000年,主要任務在於鼓勵企業與城市揭露自身的碳排放以及暴露於氣候變遷的風險當中,作為全球投資人的參考指標。

從2010年起,CDP開始從企業資訊揭露跨入城市範疇,一開始只有50個城市填寫氣候表現問卷,到了今年,已經與全球超過800個城市有合作。

詩琳說,台北市跟高雄市都是從2010年開始,就積極填寫氣候風險問卷,表示城市治理者有健全的意識。

今年的報告有何特別?詩琳說,這是CDP第一次計算並公布每個城市的氣候風險分數(hazard scores),主要就是希望在累積夠多資料後,每個城市可以長期追蹤觀察面對氣候風險的應對措施,並與其他城市比較學習。

然而,詩琳強調,氣候風險分數比其他城市高,不一定是壞事。因為分數計算方式是讓城市自己評斷每個氣候風險的嚴重程度,再把這些風險的數字加總。數字偏高,儘管顯示城市氣候風險較高,但城市自己有意識,也是好事。
(台灣六個城市回應氣候風險之調事措施。圖片來源:經濟日報


以台北市為例,氣候風險分數9分雖在台灣偏高,詩琳認為,這可看出台北很認真看待這些風險以及思考應對方式。

在問卷中,台北提出各種應對的方式,例如災害警示系統與綠屋頂等等。「可以看出,台北跟高雄從8年前就開始填問卷,每一年都更清楚自己面對的氣候風險以及能思考如何應對。

自我檢視氣候風險,猶如做健康檢查。儘管一堆紅字讓人怵目驚心,但知道風險,才能集思廣益思考如何改善或研擬因應方式。

詩琳建議,每個城市都應該認真進行氣候風險的脆弱性檢視,分享資訊、讓每個城市都可跟彼此學習。

她更指出,歐洲也有可跟台灣學習之處。例如歐洲近年夏天經歷罕見熱浪,柏林現在秋冬有愈來愈多強風,導致電車停駛,這都是以前沒碰過的狀況。

「這提醒了我們,其實歐洲城市有很多地方可以跟亞洲城市學習,要怎麼應對以往沒碰過的天氣狀況,例如強風跟極端高溫,」她說。

針對CDP揭露的台灣城市氣候風險,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主任許晃雄指出,城市受到的氣候風險確實較為明顯,研究指出主要表現在暴雨、高溫與乾旱等層面上。

有雨則淹、無雨則旱 未來將成常態

許晃雄指出,有研究發現未來台灣北部夏天午後雷陣雨次數會變少,但強度變強。主要原因是,午後雷陣雨的氣候條件是低層輻合水氣凝結,以往水氣碰到山邊會往上升,導致山區下雨,但都市愈開發,因為熱島效應的關係,都市中心愈來愈容易產生水氣。

強度的午後雷陣雨,就會造成「都市內水」(inner flood)的災害。許晃雄提醒,近年來台北市區例如公館、忠孝東路等地因為夏季午後雷陣雨淹水的情況,恐怕會愈來愈嚴重,建議城市以加強排水系統、增加自然植被與綠地等方式來因應。

氣候變遷報告,到世紀末高熱的天數會是現在的3~5倍,未來台灣熱浪會愈來愈嚴重,溫度很高。氣候變遷模擬,熱點都在都市上。

矛盾的是,有雨則淹,無雨則旱,恐怕將更常出現,在城市尤為明顯。

許晃雄說,中研院本週才剛發表一份北部乾旱研究計畫的成果,結果指出,到了世紀中(2040年至2060年),台灣北部春季乾旱發生的頻率會愈來愈高,北部河川流量會減少,對公共用水也會有很大影響。

他舉例說明,原本經濟部的板新供水改善計畫,是讓「雙北共飲翡翠水」,從目前相對充裕的翡翠水庫輸送民生用水到板橋、新莊、桃園甚至新竹。

但到了世紀中,考慮氣候變遷影響,北部春季缺水恐將比現在更嚴重,對農業用水的影響更明顯。

因應之道,就是推動節水、海水淡化,或是督促工業用水大戶自行發展再生水技術,才能因應未來的乾旱。

關於熱島的影響,許晃雄引用研究指出,台灣北部都市地區到了2035年,平均溫度會比現在再上升0.4度,所以熱衰竭、熱浪的影響將愈來愈明顯。

中研院環變中心林傳堯研究員,專門研究的就是都市尺度的氣候變遷衝擊與調適。

他從過去40年的台北、台中、高雄氣溫資料發現,台北由於水泥建築、車輛與人口集中,熱島效應最明顯,40年來夜間均溫上升兩度、白天均溫上升一度,高於台中與高雄。
(台北熱島效應最明顯。圖片來源:經濟日報)

針對熱島,許晃雄認為需要系統性面對,應該要從都市規劃做起。他指出,現在很多都市規劃者開始考慮,都市設計要讓空氣能流通,建築物也可從建築方式與建材減少熱島效應。例如英國倫敦市中心有一座被戲稱為「小黃瓜」的玻璃外牆建築,近年就開始在外牆種綠色植物,就是為了降溫與節省用電。

林傳堯則指出,近年來愈來愈多城市在討論將WBGT(暑熱壓力)指數納入氣象預報,不只看氣溫,更要考慮濕度以及熱輻射和風速的因素。例如日本就有許多運動賽事會參考WBGT指數,建議在指數偏高時,應避免戶外活動。

「到了世紀末,城市內的高溫將變成常態,夏天將有超過50%的時間,都對人體健康有負面影響,」林傳堯說。

「如果我們不對氣候變遷做出因應的話,許多城市過去數十年建立起來的社會與經濟成長果實將會化為泡影,城市一定要建立韌性,保護居民免於受到極端氣候影響。」

CDP指出,至2050年,全球七成人口將居住於城市。只佔了全球表面積2%的城市,不僅貢獻超過七成的溫室氣體,更將首當其衝受到氣候變遷衝擊。

不只是台灣,每個城市都應該仔細做氣候脆弱度與風險檢視。只有先誠實檢視,才能為變動的將來做好準備。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圖片來源:經濟日報Usplash


延伸閱讀:
WEF風險報告2019: 氣候變遷、氣候變遷、氣候變遷
氣候風險管理 永續資訊新趨勢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