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3 | 作者:EnergyTrend/daisychuang

2023 年將有上萬噸太陽能板退役,立法院籲擬定相關法規

在推行綠能屋頂與廣設太陽光電系統的同時,太陽能板回收機制也得同步到位,以免 20 年後成千上萬頓退役太陽能板將無法可管。近日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便指出,環保署預估 2023 年台灣太陽能廢棄物量將達 1 萬公噸,但台灣目前沒有專門回收廠及相關法規規,因此呼籲政府速速訂定回收機制。

台灣能源轉型政策 2 年來已有顯著進展,其中太陽光電成長快速,2017 年發電量已達 16.92 億度,與 2015 年相比 2017 年更是成長近 1 倍,平均成長率高達 46%。

然而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 7 月提出的「我國能源結構轉型相關問題之探討-綠能(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報告,台灣自 2000 年便開始推動太陽能發展,以太陽能板 20-25年的生命週期來看,台灣太陽能系統最快到 2020 年就會開始退役。

環保署預估 2023 年台灣太陽光電廢棄物量約 1 萬公噸,2035 年更會達到 10 萬公噸。且太陽能系統模組還分為多晶矽、單晶矽等矽晶與薄膜面板,隨著產業科技的進步,未來太陽光電技術還會越來越多樣化,到時非分類會愈加複雜。

一般矽晶太陽能板大多是由 65-75% 玻璃、10-15% 鋁框、10% 塑膠和 3-5% 的矽晶製成,也含有鋅、銀、銅等金屬成分,雖然大部分材料都可以回收,但台灣法規沒有強制規範業界生產者必須直接參與回收,業者沒有太陽能板回收申報與分類的義務,政府難以掌握廢棄物的去向。

假如業者也沒有投入回收處理與再利用意願,未來台灣將會面臨大量「綠能垃圾」,尤其是像是薄膜太陽能等含有重金屬材料,不適合掩埋或焚化,目前台灣也缺乏廢棄太陽能模組對環境危害或最佳回收模式的相關研究,只能比照一般廢棄物回收。

該報告指出,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估計,以 2032 年台灣總廢棄量矽晶產品 3,300 噸來估算,將會影響當年度經濟成本約新台幣 487.8 億元,包含環保經濟損失 27.8 億元、環保污染外部成本 460 億元,顯然退役太陽能板的環境污染成本相當高。

現在已有許多國家意識到退役太陽能板問題,歐盟 2007 年就已成立專門回收的 PV Cycle,會員包括太陽光電業者與廢棄物處理業者等,而法國近日也打造歐洲首座太陽能回收廠;美國太陽能產業協會(SEIA)、日本太陽光電協會(JPEA)也已推動在地廢棄模組回收。

針對此疑慮,政府 4 月也有公布相關日程,指出目前行政院環保署正與經濟部能源局、業界進行三方討論,預計由經濟部技術輔導業者回收、環保署偏重法規,盼可在 2018 年底前提出明確規範,希望能減少太陽能板對環境的影響,畢竟人人都希望綠能可與環境共存,而這也是人們要開始發展再生能源的核心價值。

資料來源:EnergyTrend
圖片來源:Biel Morro


延伸閱讀:
科學園區環評 用電大戶需裝再生能源發電設備
2018上半年全球綠能投資好壞參半 太陽能下滑、風能上升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