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9 | 作者:中時電子報/高德德;聯合報/孫中英

未來3年台灣綠能最關鍵風險-「政治」

因應2025非核家園,台灣積極發展太陽風電及離岸風電,填補電力缺口,看在業者眼中,這項攸關全台電力供給的重大政策的最大風險卻是「政治」。

怡安風險管理顧問集團(Aon)、中經院、安侯企管、萬國法律事務所及瑞士再保等單位,6日共同舉辦2018綠能產業風險管理國際研討會,會中發布「台灣綠能產業風險調查與分析」,這也是今年市場首見的「綠能產業風險大調查」。調查發現,不管是太陽能光電、離岸風電或綠能事業,業者選出未來3年「關鍵風險」排名第1的,都是「政治風險」;其中,又以「離岸風電」業者勾選率62%最高,顯示風能業者相當關心離岸風電的「政策持續性」,對未來展望充滿不確定性。

而第2大關鍵風險則是「行政流程與行政效率」、「民眾抗爭」風險排第3,中經院綠經中心表示,受訪廠商雖認為台灣近年綠能法規及行政部門整合效率有進步,但整體效率仍明顯不足,以今年最熱門的離岸風電議題為例,離岸風電開發商認為,除政治風險外,天然災害、人才短缺、基礎設施及專案融資概念與經驗不足等,會是有礙離岸風電發展的關鍵議題。

經濟部能源局日前召開離岸風電價格競標記者會,由於競標廠商以低於台電2.6元的價格得標,遠低於政府第一階段遴選結果所訂定5.8元躉購價格,將肇致國庫多支付鉅額公帑;另,這次價格競標結果,不但「價低者全拿」,對得標廠商沒有其他附加條件,開發商也不需要肩負「帶動相關產業」的政策任務,恐有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的立法意旨。開發商指出,政府除了達成2025再生能源目標之外,對離岸風電「到底有無產業化思考」?如果有,台灣在風能產業化過程中的法制建構、產業鏈如何成形、周邊產業的發展策略,可能都要更為具體。

另外,也有保險業者在6日的研討會中透露,台灣本土產險公司目前沒有能力單獨承保離岸風電產業,本國產險公司角色「只是出單」,但風險都轉至國外再保險公司。

國際再保險業者表示,離岸風電產業對「不同國家及專案個案」都設有保險限額,雖然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在未來幾年有相當大的保險需求,但再保業者也坦言,整個台灣市場的離岸風電保險「可能無法被滿足」。根據每一離岸風場專案風險,考量可接受及無法接受範圍,像風機的腐蝕、磨損等不可抗力事故,就不會承保。對無法接受範圍,再保公司會要求開發商共同分擔風險,分攤比率視個案而定。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聯合新聞網
圖片來源:Charles Forerunner


延伸閱讀:
經濟部拚綠能帶動就業 金管會3招拚綠色金融
循序漸進!2050年全球一半能源來自可再生能源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