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05 | 作者:中央日報/蘇松濤

1919食物銀行近九成物資來自企業捐贈

《重點摘要》1919食物銀行呼籲國人減少食物浪費,並有系統地發放物資給弱勢群體,明年起將發展陪讀班營養晚餐專案,讓所有弱勢家庭的孩子都能揮別餓夢,營養均衡地健康成長

今年的8月3日是農曆的七月初一,是傳統俗稱開鬼門關的日子。每年一到中元普渡,許多民眾或企業都會擺設供桌,祭拜無子嗣的孤魂野鬼,讓鬼靈飽餐,不要徘徊作祟。然而若能將物資轉捐贈給食物銀行,將這種「樂善好施」的精神擴展到社會的弱勢群體,相信才是紀念這個節日的最佳方式。 
近幾年來,隨著世界各國積極關切食物供需失衡的議題,台灣許多社福團體也紛紛成立食物銀行,呼籲國人減少食物浪費,並有系統地發放物資給弱勢群體。其中,目前全台服務區域最廣、服務個案最多的1919食物銀行,由基督教救助協會於2011年開辦。至2016年7月止,5年多來收到物資品項達779種,換算金額為2億5千9百57萬元,累計資助了21,113戶(次)的經濟弱勢家庭,受益人數達59,804人次。

86.7%的物資來自企業捐贈  

據聯合國調查,每年全球的食物浪費達13億噸,相當於食物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但同時卻有將近9億人正處於飢餓狀態。台灣食物糧浪費問題也極為嚴重,根據亞太糧損資料庫數據,2011年台灣總食物損耗達373萬噸,相當於平均每人年損耗158公斤,也就是每人每天大約浪費一個便當的食物。如果用每桶高90公分、容量155公斤的桶子裝,估計可以堆成60座101大樓! 
2015年,行政院金管會要求上市(櫃)食品業、金融業、化學工業及實收資本額為新臺幣100億元以上之公司,應編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CSR報告書),此舉相當程度地鼓勵企業投入社會公益。然而面對台灣食物浪費嚴重,同時又有許多弱勢家庭三餐不繼的嚴峻課題,使得有愈來愈多的企業選擇將自家產品捐贈給食物銀行,或鼓勵公司員工到食物銀行當志工。 

單以2015年為例,1919食物銀行所接受捐贈的物資中,即有高達86.70%來自企業捐贈,也有20多家企業的志工參與包米服務,可見企業對1919食物銀行的重視與肯定。 

一般民眾最喜歡捐贈白米

去年1919食物銀行收到107,155.4公斤的白米,但大多為民眾捐贈,也是唯一民眾捐贈數量高過企業捐贈的物資。可見社會大眾仍保有捐米賙濟窮人的傳統美德,認為無論如何,先吃飽再說。 

企業捐贈非食品類物資者少

在前十大提領物資中,唯一入選的非食品類品項,為衛生紙,而這也是企業與民眾最少捐贈的品項。夏忠堅指出,從1919食物銀行開辦以來,幾乎從沒收過衛生紙的捐贈。而這種現象,也普遍發生在其他食物銀行上。其中台塑企業暨慶寶公益信託是少數捐贈非食品類品項的企業,已連續兩年認捐食物包中的洗衣粉、沐浴乳、洗碗精、洗髮精,高達21,500組。 

把剩食變成陪讀班營養晚餐

而針對目前國人非常關心的剩食(食餘)問題,夏忠堅表示,明年起救助協會將發展陪讀班營養晚餐專案。弱勢學童課後陪讀是救助協會的長期重點服務項目,九月起的新學期,救助協會將持續與各地1919服務中心合力設置211班陪讀班,資助2860位國中小學童,提供免費課業輔導、品格教育、多元才藝課程與晚餐。 
根據亞太糧損資料庫的統計,台灣量販超市一年至少丟棄46萬噸食物,其中以水果、蔬菜、海鮮、肉類為最大宗。而46萬噸食物約可製作成10億個便當,可供34萬名弱勢學童每天吃兩餐吃四年。 
因此,1919食物銀行預計從明年起,開始搭建剩食供需平台。積極在各都會區設置可以容納生鮮食物的倉儲與物流系統,並在各1919陪讀班設置簡易廚房設備。希望能與量販賣場或超市建立合作關係,將原本預備拋棄的即期食品分送至各班,再由各班為孩子烹煮晚餐,以省去各班需募款買菜的負擔。讓所有弱勢家庭的孩子都能揮別餓夢,營養均衡地健康成長! 

資料來源: 中央日報

圖片來源: Abbygail ET Wu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