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4 | 作者:環境資訊中心/劉琴

推行綠色金融 幫助降低「一帶一路」的環境風險

《重點摘要》中國大力推行的「一帶一路」沿線大多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且這些國家正面臨工業化和全球產業轉移帶來的環境污染、生態退化問題。許多學者、環保官員和NGO組織認為,推行綠色金融可幫助管控「一帶一路」帶來的環境風險,並消解合作國顧慮。從投融資前端建立引導和激勵機制,嚴格控制污染性投資,讓更多的資金流向綠色產業。 

 

據中國研究機構 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一帶一路」地區將成為全球建築業增長的重要引擎,初步統計「一帶一路」將涉及64個國家約900個項目、投資金額逾8000億美元。但「一帶一路」沿線大多是面臨著極大的環境風險的開發中國家。

中國科學院專門對「一帶一路」沿線包括中國在內的38個主要國家進行了評估,認為該地區既是發展水平落後區,又是發展方式粗放區,也是生態環境脆弱區。這些地區國土面積不到世界40%,人口卻佔70%以上,人口密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一半以上,對水資源和水環境的壓力高於世界平均水平,排放了55%以上的二氧化碳和溫室氣體。

去年11月底,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合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中心(CAEC)發布了一份報告,認為中國政府對企業「走出去」在環保方面缺少明確和詳細的法律規定,監管不到位。建議中國建立完善和透明的環境與社會風險訊息公開制度,同時應鼓勵國內金融機構加入「赤道原則」等國際現行標準。發揮綠色金融的作用,可以讓資金配置到綠色的領域,而不再配置到高污染、高能耗、高資源耗費的企業和項目,從而淘汰依賴污染環境來獲得利潤的企業。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在最近的一次會議上說,把綠色金融要素融入到「一帶一路」投資中去,是中國投資機構的長期利益所在,也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面對中國嚴重的空氣污染,除了末端治理沒有到位之外,主要因為中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是污染型的。但通過發展綠色金融,可以幫助中國改變投資結構,從而改變污染型的經濟結構。

 

CSRone小補充》

綠色金融延伸主題-「赤道原則」

赤道原則(Equator Principles)是一套環境與社會風險管理工具和行業基準,以判斷、評估和管理大型專案融資中的環境與社會風險。而採用赤道原則的金融機構,即稱為EPFI (Equator Principles Financial Institution)

根據赤道原則要求,EPFI應對受規範的貸款項目按照潛在的環境社會風險和影響程度分為高(A)、中(B)、低(C)三類,並針對不同風險級別的專案開展不同程度的環境和社會風險審查,在此基礎上要求借款企業針對風險點編制《行動計畫》並寫入借款合同,此外還強調銀行在放款後對專案建設和運營實施持續性監測,並定期揭露銀行的赤道原則實施情況。

CSRone平台中有關「赤道原則」的新聞:

l   新聞:越來越多的銀行支持導入赤道原則

l   新聞:全台首家唯一的赤道銀行! 國泰世華銀行將對未來大型專案融資採有效分級管理

l   新聞:玉山銀行重視CSR 簽署「赤道原則」

 

圖片來源Images Money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