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3 | 作者:科技新報 黃嬿

百年乾旱數百萬人挨餓,非洲撲殺 700 頭野生動物充飢

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納米比亞是乾旱少雨的高原國家,但這幾年極度乾旱導致糧食短缺,約一半人口經歷嚴重糧食不安全,政府為了抗旱,將分發 723 隻撲殺野生動物的肉,有大象、河馬、斑馬等。

氣候變遷與聖嬰現象造成農作物枯萎、牲畜大量死亡,且疫情和戰爭導致糧食價格上漲多年,主要農作物玉米價格又飆升,南部 2 千萬人面臨聯合國所說的嚴重飢餓狀。馬拉威、尚比亞和辛巴威 4 月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面對一個世紀來最嚴重乾旱,納米比亞 5 月也宣布進入緊急狀態。聯合國表示,由於乾旱,納米比亞穀物產量下降 53%,大壩水位下降近 70%。 納米比亞 7 月耗盡 84% 糧食儲備,幾個月內近一半人口約 140 萬人,將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

故政府被逼撲殺境內野生動物,但捕殺活動僅限國家公園和狩獵數量可持續的公共區域。計畫撲殺 30 頭河馬、60 頭水牛、50 頭黑斑羚、100 頭藍角馬、300 頭斑馬、83 頭大象和 100 頭大羚羊。

人與動物爭奪水資源

撲殺可提供民眾肉品,也能減少人與動物的衝突,政府表示乾旱持續,野生動物爭奪水源,納米比亞政府擔心動物與人類爭奪資源的衝突會加劇,決定減少大象數量,為減少人類與野生動物衝突手段之一。

政府表示,撲殺行動符合憲法規定,自然資源是為了納米比亞公民利益使用。專業獵人和政府簽約公司已獵殺 157 隻動物,收穫超過 56,800 公斤肉。澳洲等國家也允許撲殺野生動物,澳洲批准撲殺袋鼠多年,原因是沒有足夠食物維持袋鼠生存。

估計超過 20 萬頭大象生活在五個南部國家,有辛巴威、尚比亞、波札那、安哥拉和納米比亞保護區,為全球大象族群數量最多地區。去年波札那和辛巴威有數百頭大象因乾旱死亡。

極端氣候將成常態

聯合國表示,非洲東部和南部有極端天氣重疊的危機,過去一年兩個地區都在風暴、洪水、高溫和乾旱中間徘徊。令人沮喪的是,幾年內極端天氣將成為東非和南非的常態。

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數據,50 年來南非平均氣溫上升 1.04°C~1.8°C,炎熱天數也增加,乾旱時間更長,水分蒸發,土壤變乾,植物和動物更缺水。科學家表示,南非已是氣候變遷「極端炎熱和乾燥的熱點地區」,即使聖嬰現象過去,總體乾旱趨勢仍然會持續下去。

參考資料:
Namibia plans to kill over 700 animals, including elephants and zebras, to feed starving population
Namibia to cull 83 elephants and distribute meat to people affected by drought
Drought Pushes Millions Into ‘Acute Hunger’ in Southern Africa

 

資料來源:科技新報
圖片來源:Unsplash


延伸閱讀:
極端氣候讓人變窮,《自然》:全球收入減少 20%
極端氣候作祟 去年全球葡萄酒收成62年來最差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