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5 | 作者:環境資訊中心/孫文臨

佔我國20%碳排放 台塑規劃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

歐盟碳關稅即將開徵,台灣產業面臨迫切的低碳轉型壓力。全國工業總會2021年10月1日舉行「我國邁向碳中和的策略與產業發展論壇」,中鋼、台塑等台灣碳排大戶皆與會分享減碳經驗。

台塑企業總管理處總經理林善志表示,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正在盤點2050年淨零碳排的可行路徑,會於適當時間對外完整說明。台塑年排碳量逾5100萬噸,將近全台20%碳排放。

中鋼高雄廠區。資料照,孫文臨攝

(因應歐盟碳關稅即將開徵,台灣產業低碳轉型更加急迫。雲林台塑六輕空拍圖。圖片來源/台塑官網)

暗批中國  工總副理事長:台灣不能用粗糙方式來限電減碳

氣候危機持續加劇,包含台灣在內全球已有130個國家宣示淨零碳排目標,歐盟也規劃於2023年起逐步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對進口的水泥、電力、肥料、鋼鐵和鋁業等產業課徵碳關稅,以防止碳洩漏疑慮。美國、日本等世界主要市場預料將跟進。

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同時也是工總副理事長的苗豐強指出,全球已經有65項碳定價機制,「歐盟CBAM上路後,進口產品要繳很多稅,將對外銷導向的台灣產業造成劇烈影響。」他說,特別是電子、石化、金屬等產業,就業人口佔全國65%,影響層面很廣。

苗豐強也意有所指的說,「台灣不能像中國大陸,用粗糙的措施來限電減碳,會對GDP造成很大的影響。」他說,台灣的碳定價機制,攸關產業永續發展與碳中和目標能否達成,對產業的低碳轉型非常關鍵,政府部門的決策刻不容緩。

豐興鋼鐵董事長、兼任工業總會副理事長林明儒則建議政府,盡速以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公布2030、2040與2050年的能源配比,「雖然各界有很多意見,訂定很困難,但醜媳婦也要見公婆。」要及早公布,產業也能及早布局與準備。

台灣逾半碳排來自電力  曾文生:最好的能源是節能

環保署環管處處長蔡玲儀說明各國現行碳定價機制,分為浮動式的碳交易市場,與固定的碳稅費兩種,台灣會以碳費先行的方式徵收,開徵時程與費率則尚未定案。國際上以瑞典每噸碳稅137美元最高,波蘭的0.08美元最便宜,歐盟碳交易市場價格目前約每噸62美元。

在亞洲,每噸碳排收取新加坡3.7美元碳稅,日本收取2.6美元。而實行碳交易的中國則約每噸7.5美元,韓國約16美元,「雖然韓國的碳定價是亞洲各國較高,但我們也觀察到韓國碳排量持續增加。」蔡玲儀提到,印尼及越南也都正在規劃碳定價機制。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說,全球的減碳競賽中,台灣年碳排約2.75億噸,僅佔全球0.6%,但人均碳排高且產業以外銷為主,會被各國市場要求減碳,台灣的碳定價制度費率,「必須走在國際的領先群,不能落後其他國家,但也不用走到最前面,徒增產業負擔。」

此外,曾文生直言,減碳最好的能源是「節能」,「能少用一度就是減一度電的碳排,減少能耗、提升能源效率是達成碳中和的首要任務。」他也說,落實產業的循環經濟不只是減少資源浪費,再生粒料的碳排也比原生材料低,尤其是鋼鐵業,需要朝循環經濟轉型。

曾文生也提到,要深化減碳工作,要減少「燃燒」碳排,不只是工業鍋爐,包含汽車引擎等內燃機、瓦斯爐都要逐步電氣化,「減少燃燒改用電力,並減少發電的碳排。」能源轉型的低碳發電方式,是減碳的重要的任務。

台塑2007碳達峰  2020年已降低15%減碳千萬噸

台塑企業總管理處總經理林善志則分享,台塑與台灣一樣在2007年「碳達峰」,碳排量為6148萬噸,隨後持續減碳,到2020年已降到5183萬噸,減幅高達15.7%,遠高於全國減幅。短期目標為2025年減排20%,2030年將減少35%,「台塑總裁王文淵已刻正研擬2050淨零碳排的路徑,將於適當時機對外完整說明。」

林善志也跟其他企業分享,減碳並非一蹴可幾,台塑自2006年就開始投入,管理階層必須很重視,各個部門才會落實,「減碳投資未必可在短期看到效益,但長期來看,絕對會看到意想不到的經濟效益。」他也說,節能減排是所有產業未來最重要的技術,台塑在2020年投資316億元,估計未來每年可創造319億元的經濟效益。

曾文生認為,未來台灣要團結減碳,形成減碳供應鏈,要求企業ESG報告揭露減碳規劃與路徑,「減碳要公平競爭,成功的機率才會高。」提到面對氣候危機的調適工作,「今年台灣面臨嚴重乾旱,前瞻建設的桃竹幹管,救了竹科產業鏈。」未來會持續推動相關工作,提高產業面對極端氣候的韌性。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圖片來源:Richard James


延伸閱讀:
台塑分享循環經濟3要訣
亞洲第一款全植物紙盒 利樂攜手義美 讓食物包材助地球資源永續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