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循環經濟被政府列為重要政見,民間實際執行卻還是困難重重。去年底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以循環經濟概念打造花博荷蘭館,主打所有東西都可回收再利用。其中,館內建材將交由台糖月眉糖廠使用,另外燈泡、太陽能板及電梯也將歸還業者,不會留下任何垃圾。
推動循環經濟不遺餘力的荷蘭,在2016年就已宣示要在2050年做到100%循環經濟、也就是零廢棄物的目標。而荷蘭在台辦事處雖然力求「移植」相關概念在台推廣,但花博荷蘭館興建及拆除過程便碰上不少麻煩,好比許多材料「只售不租」;鋼材重複使用沒有結構檢驗標準,導致業者接手二手材料意願低;以及另外近年重鋼價格便宜、導致二手市場無法出現等。
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代表紀維德(Guy Wittich),今年1月在荷蘭館受訪時即表示,台灣已有不少企業已有循環使用材料的技術,但實際在規劃材料重利用時仍遇上障礙,建議政府可適時提供獎勵或優惠,讓業界更願意參與。
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代表紀維德(Guy Wittich),今年1月在荷蘭館受訪時即表示,台灣已有不少企業已有循環使用材料的技術,但實際在規劃材料重利用時仍遇上障礙。(資料照,尹俞歡攝)
目前荷蘭館已隨花博結束而拆除,而荷蘭在台辦事處則計畫將荷蘭館規劃、興建到拆除過程所遇到的挑戰與外界分享。據了解,辦事處預計將在7月底與台灣營建研究院合作公布白皮書,詳述在台落實建築循環經濟所遇到的困難,並針對建材管理辦法、廢棄物定義、循環認證機制等項目提出建議。據了解,相較於一般都是外國商會對台提出政策白皮書,荷蘭在台辦事處是首個以在台外館身分發布白皮書的組織。
資料來源:風傳媒
圖片來源:Chris Barbalis
延伸閱讀:
發展循環經濟 避免地球資源耗盡
IKEA減碳搭循環經濟潮流 啟動加家具出租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