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1 | 作者:聯合報/汪莉絹、TAISE

低碳社區在地化 北京台灣兩岸大不同

《重點摘要》從生活做起,要減少碳排放不是只有大型工業企業才能著手行動,從居住的社區就能將小細節一一改變,累積的碳排放也會是一個驚人的成績,且更能直接影響我們的居住健康與環境,一起來看看北京與台灣的低碳社區有什麼有趣的地方吧!

|| 低碳社區in北京 處處藏玄機

北京東二環的簋街,是家喻戶曉的夜宵街,寸土寸金,知名影星成龍的豪宅就坐落在簋街東端。從成龍豪宅往北走三分鐘,有個綠意盎然、造景獨特的南館公園,表面看來是個普通公園,卻處處藏有玄機。

| 汙水再利用 每年節水逾62萬噸

南館公園地下一角有座中水處理站,鄰近的民安小區近萬名居民的生活汙水在此處理後,成為公園造景、花木灌溉用水以及為道路降塵,一滴水也不浪費。

這個處理站,每天可處理生活廢水一千七百噸,每年節水達六十二萬噸以上。

除廢水再利用的中水處理站,公園內鋪設的透水磚、太陽能發電、利用中水水源熱泵中央空調技術取暖製冷等,細細觀察,就能收穫許多低碳新技術運用的驚喜。

大陸人均每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超過六噸,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時,除了改變經濟發展和能源結構,個人的消費和生活行為改變也至關重要。

| 雨水也回收 供居民澆花、洗車

據大陸專家測算,通過低碳社區創建,每人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零點七噸,北京目前只有五個低碳社區,民安小區正是其中之一。

「可能是挨著南館公園,小區民眾對節能低碳接受度高,也較有環保意識,在資源回收、雨水利用、垃圾分類等做法,比其他社區先走一步。」民安社區居委會副主任榮天碩談到獲低碳社區榮譽,笑意難掩,流露些許自豪感。

除了居民生活廢水再利用,民安小區裡有十二套雨水回收系統,供居民澆花、洗車,替民眾節省水費。雨水回收系統並不複雜,從樓頂連接一根管子到地面一個約半公尺高的藍色鋼桶,裡面有過濾系統,過濾雜質後,再把水放到儲水桶,供居民取用。

作為北京五個低碳社區之一,民安小區最特別的不是雨水回收,而是專門處理廚餘的「綠廚小屋」,做到「廚餘不出社區」。

| 廚餘製花肥 裝太陽能熱水器

「過不了多長時間,倒進去的廚餘,就會變成黑黑的肥料。」榮天碩指著一台約一人高、三公尺長的機器說,這套設備利用微生物降解菌技術,可以通過溫度控制、自動攪拌,快速分解廚餘垃圾。經過機器分解,絕大多數的廚餘垃圾轉變為熱能、二氧化碳和水,順著排放槽自然排放掉,剩餘部分可轉化為有機肥料。民安小區約每天都能收廿至卅公斤的廚餘垃圾,產生的有機肥料,全發給社區民眾種花或種菜。榮天碩說,小區打算爭取再蓋第二座「綠廚小屋」,做到廚餘資源完全就地處理。

除了雨水回收、廚餘不出社區,民安小區也在試驗太陽能利用,有些居民樓已設置太陽能熱水系統,可供全年洗澡熱水。小區裡的部分公告欄和自行車存放處,也安裝太陽能供電照明。

|| 台灣低碳社區-台北市劍潭里碳中和社區

| 廢棄空間新生命 創造都市綠洲
近年來減碳概念盛行,就連高樓大廈也開始綠化環境,藉由植栽綠化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然而,要在高密度的水泥叢林中尋得一片空地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如何更有效率利用現存空間,創造多元價值,成為都市型低碳社區必須要面對的課題,而「綠屋頂」、「綠牆」等概念就是在因應這種情況出現的趨勢。
所謂綠屋頂是將綠化延伸到屋頂上,以現代建材、技術在屋頂上覆蓋植被的屋頂系統,不僅能增加綠地面積,還能達到節能降溫的效果。由於高度利用現有空間,非常適合在都市建築中施作。
劍潭里的活動中心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例子,除了本身為閒置空間改造再利用外,當初在重整時就特別將綠屋頂的概念融入設計中,因此將活動中心的頂樓鋪上植被。經過實際計算後發現,在炎熱的夏季至少可幫助頂樓降五度以上的溫度。
此外,活動中心的外牆將花卉博覽會結束後留下的盆栽再利用設計成植生牆,美化活動中心外觀,就連灌溉這些盆栽的水源,都是雨水回收再利用。這面綠牆不僅是全臺北市少有的大面積植生牆,更帶動社區內美化環境的風潮。
畢里長說,其實要維護這些綠牆、綠屋頂沒有那麼簡單,除了需耗費大量人力照顧外,還要定期汰舊換新,才能讓它們一直維持漂亮的外貌。但看到里民因為環境美化後笑顏逐開、社區氣氛也因此活絡起來,甚至在活動中心附近的大樓住戶,原本不願意配合施作綠屋頂,在看到這些成果之後,也熱心積極地加入環境綠化的行列,都讓畢里長覺得再辛苦也值得。

| 全國首創碳中和社區 開啟減碳新方向

「做環保是快樂的,因為看著社區從無到有,很有成就感」畢里長說,劍潭里除了實踐綠美化、資源回收、汰換耗能電器等節能減碳的措施之外,更在社區中導入「碳中和」的概念,成為全臺灣第一個與企業合作的「碳中和」社區。

畢里長表示,社區一直以來都希望能降低排碳量,在燈具汰換、設置綠屋頂與植生牆後,一百零一年排碳量相較於前年減少了八十公噸。為了達到「碳中和」的目標,在今年初,劍潭里找來英國標準協會(BSI)盤查社區內的溫室氣體排放,並在新光人壽贊助十萬元的情況下,將一百零一年的總排碳量全數抵銷,成為全臺灣第一個「碳中和」社區。

這樣的創舉不但讓企業有機會進入基層民眾與社區合作、回饋社會,更將節能減碳的概念提升到另一個層次,開啟減碳新方向。

|| 台灣低碳社區-屏東縣林邊鄉永樂村

| 巨大廢棄物再生 環保也可以很有趣

仔細觀察永樂村村民集會的風雨便棧,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廢棄素材回收再利用,以全新的面貌開始第二生命。由於資源有限,社區裡的陳設幾乎都來自於村民的惜福以及把垃圾當寶的創意。幾年前社區承接了政府的巨大廢棄物再生計畫,開始將許多大型廢棄物蒐集再利用,像永樂村聚會場所中的桌椅,都是別處廢棄的椅子再利用、或是改造風災中沖下來的大型漂流木。一旁擺著綠色產品的展示櫃是村民在路邊偶然發現的寶,而風雨便棧的支撐柱來自縣內淘汰的電線杆,一旁簡樸的資源回收櫃、簡單舒適的兩人長凳竟是來自包裝大型太陽能板的棧板,將其重新整理、釘製。廢棄物在社區村民的巧手下賦予了新生,物品的生命週期獲得延長。

社區中許多公共區域也更換了省電燈具作為社區示範點,原本活動中心有十盞五百瓦的日光燈,現在改用兩盞LED燈,耗電量只有兩百瓦,村民都說,實在是「省很大」。

| 種電?農地新作用 地方展生機

不說你不知道,全臺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區就在永樂村。在莫拉克颱風的重創後,屏東縣政府推動了「養水種電」及「養地種電」計畫。農民將農田及魚塭租給業者架設太陽能發電板,得以收租賣電,業者將所獲得的電力以一度七元的價格轉賣給臺電,並回饋部分金額給居民。這種合作模式一簽就是二十年合約,蔡玉心說,在傳統農村中,很多居民沒辦法接受這樣的模式,「但我們還是積極鼓勵農民將沒有使用的農地拿出來,不僅能賺取一些回饋金,對土地再利用也是件好事」。目前永樂村的太陽能發電區面積約為四十三公頃,換算下來足足有近六個足球場大,可供給鄰近地區好幾千戶家庭的用電。

圖片來源:othree研究基金會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研究基金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