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8 | 作者:科技新報 蘇治宏

人工智慧能源需求激增,核能是答案?科技巨頭競相布局

隨著人工智慧(AI)的快速發展,其背後對能源的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高盛的研究預測,到本世紀末,資料中心的能源消耗將翻倍以上。這股能源壓力不僅僅來自資料中心,電動車的普及也將進一步推高全球電力需求。面對能源短缺的危機,科技巨頭們紛紛尋求解決方案,核能成為備受關注的選項。

國際能源總署(IEA)的數據顯示,資料中心在某些地區已占超過 20% 電力消耗,且該數字仍在上升。而電動車的電力需求也預計將大幅增長,這些能源需求的大幅增長,使得獲取足夠的能源成為持續發展的關鍵限制。

核能對科技公司有巨大吸引力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一些大型雲端運算和資料中心公司開始尋求可靠的電力來源。核能因其全天候、低碳排放的特性,成為一個有吸引力的選擇。與一些間歇性的再生能源不同,核能發電機可以持續提供電力,且幾乎零碳排放,這對於追求碳中和或碳負排放的科技公司來說,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亞馬遜、Meta 和 Google 等科技巨頭已開始支持擴大全球核電裝置容量的努力,目標是到 2050 年將核電裝置容量增加三倍。微軟也參與了重啟核電廠的項目,亞馬遜甚至在核電廠附近購買了資料中心園區。

核能部署面臨時間上的挑戰

然而,核電建設週期通常需要五年甚至更長時間,而資料中心的能源消耗卻在快速增長。這使得核能的部署面臨時間上的挑戰。此外,全球許多電網缺乏滿足 AI 預測的巨大能源需求的能力,即使電網進行擴建,也難以應付。

能源基礎設施公司施耐德電機預測,如果能源與經濟其他關鍵部門發生衝突,將導致經濟衰退和其他負面結果。貝恩公司(Bain & Company)也預測,部分地區的電力供應將無法滿足需求。

解決能源困境需要多管齊下

更令人擔憂的是,隨著 AI 排放量的上升,科技公司設定的淨零排放目標變得越來越難以實現。微軟碳排放量在過去幾年裡都有所增加。解決能源困境的方案需要多管齊下,包括增加再生能源的使用、加強電網的穩定性,以及資料中心自行發電。

Canalys 首席 ESG 分析師 Elsa Nightingale 強調,核能將在未來幾年成為世界能源結構的一部分,但科技公司不應將核能視為萬能藥,而應首先尋找大幅減少 AI 對電力和水需求的方法,才能真正實現其 AI 投資和淨零排放目標。

 

資料來源:科技新報
圖片來源:Unsplash


延伸閱讀:
2030減碳目標公聽會 經濟部:AI、半導體可觀「能源需求大概降不下來」
擔心小孩上網看18禁?Google 測試利用 AI 判斷使用者年齡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