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企業濫用關稅補助 工會籲:設不裁員條款
美國對台灣課徵32%關稅,台灣行政院隨即推出880億元補助方案,涵蓋工農業。工會呼籲政府設立「不裁員、不減薪」門檻,並加強跨部會合作,以保障勞工權益,避免惡質企業濫用補助。勞動部表示將持續關注企業情況,保障勞工權益。

美國日前宣布對台灣課徵32%關稅,行政院隨即提出880億元補助方案,涵蓋工農業各大領域,對此,台灣工人鬥陣總工會今(6日)表示,政府補貼企業的同時,應設下「不裁員、不減薪」的門檻,並加強跨部會合作及資料審查機制,以防惡質企業左手領補助、右手解僱員工的亂象重演。
據了解,行政院目前的補助方案以880億元經費,支持工業6大面向14大措施,農業3大面向6大措施,分別由財政部、經濟部、農業部及勞動部執行,其中經濟部方案,包括「外銷貸款優惠保證成數及補貼」預算60億、「中小微企業貸款補貼」預算50億、「研發轉型補助」預算200億、「爭取海外訂單補助」預算100億,各將措施皆屬國人稅收支持企業度過難關。
台灣工人鬥陣總工會指出,目前勞動部提出的配套內容與現行政策差異不大,缺乏與經濟部、財政部等單位的跨部會整合,也未見政府加強查核與資料比對機制,擔憂將再次出現疫情期間的教訓「企業拿補助卻還裁員,勞工毫無保障。」
工會呼籲,各項對於企業的補助措施,務必以「確保企業不裁員」為前提,將各項補貼及補助辦法,明定於補助期間內不得有資遣情事,並且應將員工薪資帳冊作為審核資料,確保期間內未有違法減薪等侵害勞工權益之情況。
工會理事長何政家強調,2020年政府疫情紓困政策,尤其在交通部各項補助措施中,皆有納入「不裁員」作為企業申請要件,且勞動條件部分亦強制依循勞動部減班休息方案,以避免「違法減薪」的作法,本次因應美國關稅政策的衝擊,協助台灣各產業穩定之各項措施,皆應全數比照「不裁員、不降低勞動條件」之原則。
勞動部回應,在關稅政策宣布前,已著手聯繫、關心可能受影響之企業相關工會團體,接下來也會持續聆聽受影響情形並蒐集相關建議,未來也將密切保持聯絡管道暢通。
勞動部補充,任何企業經營運作都該遵守勞動法令,保障勞工權益,本部也將於8日起架設六十線諮詢專線,給勞工朋友最大的支持,降低就業市場的波動。
延伸閱讀:
民團揭和碩印尼廠逾千勞工曝化學危害 呼籲勞金局與工會協商
淨零轉型衝擊235萬勞工!台灣首份公正轉型報告提11大建議,政策如何接住這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