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4 | 作者:經濟日報 編譯陳律安/綜合外電

全球氣候變遷衝擊產險業 四年來損失超過1,000億美元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產險業這四年來飽受震撼,因天災造成的損失衝破1,000億美元。即便是2023年這種颶風相對沉寂的年頭,仍有37起損失至少10億美元的案例,改寫新高。

倡議團體Insure Our Future歐盟共同召集人基南說,保險業者的模型顯然並不管用,「我很訝異他們是怎麼向監管機關宣揚其『一切都在掌握中,我們多年來對此有因應的模型,到現在也是』的論調」。


(天災造成保險損失的件數/圖片來源:經濟日報

再保險業者承受鉅額損失,直到兩年前緊縮承保條件才改觀,但這也導致原保險公司承受額外壓力。根據評級機構AM Best,美國產險與意外險業者,在2022年與2023年的承保損失均超越200億美元。美國最大家庭保險公司State Farm這兩年的淨損均超過60億美元,後來該公司暫停承接加州業務,同時也停止更新數萬張保單。

昆士蘭大學風險專家賈札布柯夫斯基說,保險模型難以精準評估氣候變遷所帶來的風險,「我懷疑將氣候風險納入承保模型,為保費帶來不確定性」。

產業專家認為,保險業者在評估氣候變遷風險陷於落後,有幾項原因。其一是,保險業者的保單為期一年,因此缺乏放眼長期的誘因。再者,由Verisk、穆迪的RMS等大型業者所提供的風險模型,難以反映氣候加速變遷對逐日損失的影響。這些業者優先考量「顯著危害」,例如颶風,而非野火和風暴等「次級危害」,後者的個別代價或許較輕微,直到衝擊開始擴大。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圖片來源:unsplash


延伸閱讀:
極端氣候讓人變窮,《自然》:全球收入減少 20%
世界經濟論壇:AI、極端天候是未來幾年全球頭號風險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