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1 | 作者:人間福報 李盈、李小敏

CSRone好書推薦-《用今天拯救明天:SDGs改變世界實踐指南,永續發展100+經典行動方案》

(《用今天拯救明天:SDGs改變世界實踐指南,永續發展100+經典行動方案》李盈、李小敏整理世界多國的 SDGs 實際永續行動案例,並提供各種行動方法,鼓勵大眾一同為永續努力。/圖片來源:時報悅讀)

(希臘漁民每年從地中海打撈出20萬公斤海廢。圖/Enaleia)

最近有機會整理爬梳數百個各國酷炫的SDGs永續行動案例,整理成《用今天拯救明天:SDGs改變世界實踐指南,永續發展100+經典行動方案》一書,振奮之餘逐漸相信:當2030年全球檢視地球整體環境時,有望看到一個能持續久遠的永續行動風潮……

我們也相信,經過15年(2015~2030)SDGs永續行動努力下,全球各地的飲用水、衛生品質、居住環境、能源使用方式、永續消費、海洋保育及氣候行動……都將使地球逐漸變得更乾淨、更護生、更有生機,也更適於人類和動物共生共榮。


(只購買購物清單上的物品,就足以節能減碳。圖/123RF)

丹麥荷蘭吹永續風潮

丹麥現正於哥本哈根從無到有,建造一個完全符合17項永續發展目標的生態村「UN17 Village」,目標將有5棟建築,由回收、環保、低碳的建築材料與再生能源所構成。周邊種有茂密的森林,將自然環境與社區做連接。居民舒適自在的生活在共享世界:共享物品、共享果園、共享料理教室與醫療中心。

此外,荷蘭在2050年以前,將運用循環經濟方式,把首都阿姆斯特丹轉型成100%的循環城市。衣服、太陽能電池到城市建築物,都能直接循環再利用,而非透過舊有的提取方式進行回收。


(與其丟棄變成垃圾,不如捐出舊愛成為別人的新歡。圖/123RF)

阿姆斯特丹的實驗中心如今正嘗試將亞麻、大麻、木頭、再生鋁等材料組合成新的建築配方,並用模組模式設計出新建築,加強建築物的壽命。

朝向目標全球動起來

這兩個國家的城市轉型行動,在在顯示改變是可能的、也是必須的,各國都應該動起來,勇敢迎向挑戰,積極調整國民既有的消費模式,導入永續經濟,以確保後代子孫能享有相同甚至更豐富的資源,健康幸福的成長。

然而這個目標,需要集結所有人的力量。

聯合國為了呼籲全球人民積極參與2050的永續發展目標,特別在聯合國大會設立了一個「人民的座位」(The People’s Seat),象徵一切努力是以全球人民的最高權益和福祉為考量。

躺平族也能發揮力量

一般人可能會被永續目標的遠大志向所震撼,認為以個人之力解決氣候問題、改善海洋汙染、結束貧窮和不公不義……實在太過艱難,偉大的目標應該由各國政府、國際組織與影響力強大的企業家來領軍,個人力量太渺小了,與其做白工,不如「躺平」。


(各國都在積極研發100%天然、節能、散熱佳、環保的永續未來屋。圖/Huchler)

但其實,「躺平」也有躺平的行動方法。聯合國曾明確指出,就算是全世界最懶惰的人,都能對世界有所貢獻。為了證明所言不虛,聯合國列出了4個環境,分別為:可以在沙發上、家裡、屋外、工作中做的事。證明人們能夠在任何情境下,輕輕鬆鬆地「躺平」完成永續目標。

隨手順便做都能貢獻

人們能在沙發上,用手機分享氣候與平權議題的相關文章給親朋好友;把暫時不使用的電器電源關掉;隨時關注當地與全球新聞。

在家裡,讓頭髮跟衣服自然乾燥;洗衣機裝滿衣服才啟動;以淋浴替代泡澡;少吃肉類多吃全食物;做好塑膠與紙張回收;選擇較節能的燈具等。

在室外,支持購買當地當季產品;用購物清單減少衝動購買;多使用大眾交通工具;少用餐巾紙或家庭用紙;支持永續消費;捐出不需要的東西成為別人的新歡以代替丟棄。

在工作中,多輔導年輕人及給年輕人機會;支持同工同酬;確保公司和有環保意識及永續行動,且保障勞工安全的供應商(客戶)合作等。


(圖/123RF)

聯合國為懶人寫指南

聯合國甚至書寫了《拯救世界的懶人指南》(The Lazy Person’s Guide to Saving the World),若有興趣觀看其內容和作法,可以到聯合國官網上了解更多細節。

如果還想更積極展開行動,AWorld開發了一款手機軟體「現在行動」(Act Now)則是一個值得參考的工具。它把聯合國鼓勵人們能為永續目標採取的行動,按類型設計成不同的小任務,並把結果量化,方便使用者追蹤他所做的小小行動,究竟為環境帶來哪些幫助?譬如節省了多少二氧化碳、水資源和電力能源……

出錢出人點滴見希望

「現在行動」還提供了教育課程、團體挑戰與小測驗,幫助所有好學的使用者能更快上手,深入了解每個目標與行動最後的意義,進而協助普羅大眾,與親朋好友分享,為世界帶來更多的改變。

無論是捐獻金錢、奉獻時間,或是奉行節能簡約生活,只要一點一滴的做,傷痕累累的地球,總有得到喘息康復的一天。換言之,無論怎麼做,只要立即開始,就能看見希望!


(圖/123RF)

案例1

地中海

清潔計畫


(只要參加計畫,漁民每月可獲得200歐元獎勵。右1為發起人Lefteris Arabakis。圖/123RF)

希臘漁民Lefteris Arabakis發現地中海有大量的海洋垃圾,其中主要是塑料垃圾。為了拯救地中海,守護海洋生態,他在柯林頓基金會的協助下,成立全國第一所傳授永續漁業技巧的學校,同時啟動地中海清潔計畫(簡稱MCU) 。

MCU前後培訓了1300位分布於22個港口的漁民,組織漁船大規模清理地中海中的垃圾,也鼓勵漁民盡量更新船上可使用的魚網跟繩索,不要無故丟棄器材。

計畫實施不到兩年,已有229艘漁船加入,每年清除20萬公斤的海洋垃圾──其中40%的塑料被製為地毯、T-shirt和襪子。此一計畫也為漁民增加收入──只要加入清潔隊,漁民每個月可獲得200歐元的報酬。

由於計畫大獲成功,團隊已加速在義大利、肯亞、印度等國拓展,希望把MCU的模式複制到東南亞沿岸社區,希望能優化當地社會與海洋環境。

案例2

塞爾維亞的液態樹
(塞爾維亞科學家研製出「液態樹」,以解決城市空氣汙染問題。圖/LIQUID 3)

長期受霧霾所苦的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位於歐洲汙染最嚴重的大型燃煤發電廠旁,被迫成為世界第5大汙染城市。

然而,高達6成的塞爾維亞人住在這座城市中,惡劣的空氣品質對居民健康造成極大危險。

塞爾維亞生物物理學權威Ivan Spasojevié博士,開發了一種「液態樹」的新型態空氣淨化工具,藉由600公升水箱中的淡水藻類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效能媲美兩棵樹齡10年樹木,或200平方公尺大草坪,效率為一般樹木的10倍至50倍。


(van Spasojevié和其團隊表示,LIQUID 3並非要取代造林,而是彌補空間不足以植樹的城市區域。圖/聯合國開發總署)

值得一提的是,藻類對重金屬的抵抗力比樹木更強,也能更有效的改善城市中的空氣品質。Ivan更指出,「液態樹」的淨化功能不局限於空氣,還可以用在廢水、生物燃料與工廠廢物處理上。

「液態樹」種植計畫已獲塞爾維亞政府支持,而其創新實用的設計,也被聯合國開發總署、環境保護部等組織評選全球11種最佳創新與氣候智慧解決方案之一。

 

資料來源:SDGs永續行動 用今天拯救明天
圖片來源:時報悅讀


延伸閱讀:
《2023永續發展報告》:所有SDGs嚴重偏離軌道
【永續框架更新】GRI「生物多樣性」準則更新,漸整合TNFD、SBTN等自然相關框架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