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1 | 作者:經濟日報/鍾泓良

製造業淨零轉型路徑 出爐

台灣為出口導向經濟體,面臨全球減碳風潮及規範,經濟部昨(7)日發布「製造部門2030年淨零轉型路徑」,提出各產業淨零轉型作法,並擬定石化、電子、鋼鐵、水泥、紡織、造紙六大產業減碳路徑,提升台灣產業在淨零時代競爭力。

經濟部表示,全球已有136個國家宣示其淨零排放目標以呼應全球淨零趨勢,歐盟更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勢必須提前布局淨零轉型。

行政院去年核定2025年較基準年(2005年)減少一成,製造部門2025年須減排0.22%;國發會日前訂出2030年全國排放量較基準年減少二成。

對於2030年製造部門的減碳目標,經濟部工業局昨日表示,政府部門目前先盤點出減碳路徑,後續會交由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評估減碳目標。

根據我國2021年國家溫室氣體清冊報告統計,製造部門排放結構以電力為主,約占64%,非電力與製程排放則分占22%及14%,因此,經濟部提出「製程改善」、「能源轉換」、「循環經濟」等三大策略。

「製程改善」路徑短期以設備汰舊更新及導入智慧節能管理為主,長期朝氫氣技術及含氟氣體削減等技術;「能源轉換」短期以擴大使用天然氣及生質燃料為主,長期則朝綠電及無碳能源等;循環經濟短期以原料替代、使用固體再生燃料(SRF)及能資源整合為主,長期則發展二氧化碳捕捉再利用(CCU)。

針對跟產業界協調,經濟部2021年結合全國工業總會及鋼鐵、石化、電子、水泥、造紙、紡織及其他等七大產業公協會成立「淨零工作小組」。

經濟部也透過中鋼、台塑、台積電、亞泥等國營事業及領頭企業以身作則,目前已有25家企業宣示2050碳中和目標,占我國製造部門排放量合計五成以上。

另外,經濟部也攜手全國工業總會,結合鋼鐵、石化、水泥、造紙、人纖、絲綢印染等30家產業公協會成立「產業碳中和聯盟」,採「先大後小」、「以大帶小」模式推動供應鏈轉型。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圖片來源:Clayton Cardinalli


延伸閱讀
全球製造業展望 供應鏈韌性為優先目標
2050淨零碳排路徑圖 再生能源占比上看八成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