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1 | 作者:蘋果新聞/綜合外電

全球珊瑚礁50年來面積減少一半 物種多樣性大減6成

加拿大一項新研究發現,自1957年至2007年來,全球珊瑚礁面積減少約一半,珊瑚礁所孕育的物種多樣性也下降60%,人類能夠獲得的捕撈或海洋資源也出現相似比例的減少,隨著全球暖化、汙染和過度捕撈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珊瑚礁減少的狀況只會更加惡劣。

綜合加拿大環球新聞(Global News)和《衛報》報導,卑詩大學與紐芬蘭紀念大學調查全球逾3500處珊瑚礁,並分析1957至2007年間數據,以漁民從珊瑚礁捕魚的難度,作為生物量變化的指標。研究人員表示,1950年代,1個漁夫用1個魚鉤在珊瑚礁垂釣1小時,可以釣到10條魚,現在大約5條或更少。

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人類為了要維護同樣的捕撈量而付出更多努力,反映出珊瑚礁的生態狀況持續惡化;人類對生存於珊瑚礁的物種捕撈量在2002年達到最高峰,之後就再也沒能捕獲更多漁獲。這份研究周五(9/17)刊登於科學雜誌《One Earth》上。

主導研究的紐芬蘭紀念大學科學家艾迪(Tyler Eddy))表示,珊瑚礁是非常敏感的生態系統,對氣候變遷首當其衝,「60和70年代,珊瑚礁出現相當戲劇化的減少;隨時間推移,80年代覆蓋面積仍有下降,但沒那麼劇烈」,巴布亞紐幾內亞、牙買加和貝里斯的珊瑚礁減少最多,研究人員也注意到,珊瑚礁養育的物種出現變化,對溫度敏感的魚類減少,對環境溫度適應較廣的物種成為主要種族。

珊瑚礁減少和物種改變,也影響了住在當地的人類和生活文化。這份研究的數據只到2007年,在那之後,全球暖化、珊瑚礁白化的問題更加劇,科學家表示,全球珊瑚礁的未來非常堪憂,一再呼籲必須保護自然,那同時也是保護人類的文化和生活。

 

資料來源:蘋果新聞
圖片來源:Shaun Low


延伸閱讀:
台灣已升溫1.6°C 中研院分析減碳最好、最差狀況:世紀末前我們可能失去冬天
IUCN示警:氣候變遷已成為自然襲產的頭號威脅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