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 作者:科技新報/黃嬿

說得太夢幻,專家:可生物降解塑膠熱潮須停止

全世界都在禁止一次性塑膠,世界最大塑膠生產國中國已禁止大城市使用一次性塑膠,2025 年將拓展全國,然而隨著電子商務大爆發,塑膠包裝使用量愈來愈巨大,促使製造商加快可生物降解塑膠生產。但慈善機構綠色和平組織報告點出三大疑慮,稱可生物降解塑膠沒有這麼神。

為了迎合市場需求以及政府要求,中國現在已經有 36 家公司計劃或建造新的可生物降解塑膠生產設施,每年增加的生產能力超過 440 萬噸,不到 12 個月內增長 7 倍以上。預計到 2025 年,當全國禁令生效時,中國電子商務產業有望每年產生約 500 萬噸可生物降解的塑膠廢物。

而未來五年,將需要 2,200 萬噸的可生物降解塑膠才能取代在中國禁止使用的一次性塑膠。這不只發生在中國,全球都在尋找傳統塑膠替代品,預計到 2023 年,全球需求預計將增至 5,500 億噸。

但綠色和平組織報告點出三大疑問,最令人關注的是可生物降解塑膠的整套回收機制都不明確,也沒有準備充分。報告指出,目前世界對這種塑膠沒有統一標準,因此可能包含各種成分,每種成分需要不同的條件才能完全分解。而且許多可生物降解的塑膠需嚴格控制的工業條件才能分解,但現在適當的設備很少。

2019 年統計數據顯示,21 個歐洲國家中,只有 7 個國家擁有足夠堆肥設施處理本國境內產生的所有有機廢物。美國和中國的堆肥能力更稀缺。

加上可再生塑膠不能放一般堆肥,也不能與傳統塑膠一起回收,由於消費者缺乏正確回收管道,導致這些塑膠最終還是進入垃圾掩埋場,結果是需要更長時間才能開始分解,並且仍然會向大氣釋放碳,或更糟的是進入河流和海洋。

第二個問題是原料,這些原料來自哪裡。製成可生物降解的塑膠包含的農產品有玉米、馬鈴薯、木薯和甘蔗。對這些原料的需求不斷增加可能導致森林砍伐,就像棕櫚油和大豆的擴張導致森林癱瘓,還可能會在食品供應鏈造成競爭,並為水供應帶來壓力,加劇發展中國家的飢餓感。很少有可生物降解的塑膠生產商透露原料來源,國際也沒有遵守負責任或可持續採購的要求。 

第三個大問題是製造過程使用的添加劑和增塑劑對健康的潛在危害。綠色和平組織報告指出,最近一項分析歐洲市場可生物降解的塑膠產品研究發現,80% 測試產品含 1 千多種化學物質,而 67% 測試產品包含危險化學物質,當塑膠被生物降解時,這些毒性會進入堆肥土壤。

從一種塑膠轉變為另一種塑膠不能解決我們面臨的塑膠污染危機。綠色和平組織報告警告,「必須停止這種可生物降解的熱潮。」可重複使用的包裝系統和減少塑膠整體使用,才是禁塑真正的意義。

 

資料來源:科技新報
圖片來源:Claire Mueller


延伸閱讀:
一張圖片告訴你 塑膠用品如何加速氣候危機
智庫:全球塑膠需求大減 石油業4000億美元投資可能被套牢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