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資源回收機器人 精準分類又省時
你,有做好資源回收嗎?你知道公共場域的清潔人員須花上40分鐘完成1個垃圾桶的正確分類?新竹縣政府與清華大學合作設立AI資源回收機器人,目前在實驗室中有94%的正確率,期望可確實提升清潔人員的回收速率。
新竹縣政府環保局跟國立清華大學研究團隊合作,今天在縣府前棟1樓、社區集市站旁發表1個「AI資源回收機器人」,強調這個AI資源回收分類回收機器人可在短短3到5秒內,判斷民眾所投入的回收物種類,透過人工智慧的辨識,讓同種類的資收物可以確實被分類在同1桶內,達成回收物正確分類、減省清潔所需的人力與時間。
這個機器人的設計者是清大博士生楊宇軒,今天他跟該校電機資訊學院院長黃能富一起出席,縣府則由環保局代理局長羅仕臣代表宣布這個學、官合作的試驗計畫。楊宇軒說,這個機器人的容量就是坊間便利店或是車站2個資收垃圾桶的容量,內建有1萬張圖檔,這些圖檔都是他們團隊針對不同質材的資源回收物,以每種拍下至少20個不同角度的影像,做成大數據資料庫後,供這個「AI資源回收機器人」去判讀。這樣當使用者丟下資收物的時候,這個機器人就能立刻分辨它是紙盒?鐵鋁罐?寶特瓶?還是玻璃瓶?然後用也內建在裡面的簡易型機器手臂去做正確的分類。
楊宇軒說,會想把人工智慧帶到資收物的分類上,是因他看過公共場域的清潔人員,竟然要花上40分鐘,才能去完成1個垃圾桶內資收物的重做正確分類!目前這個機器人在實驗室執行有94%的正確率,他期待在縣府的試驗計畫能有80%以上的準確度。
這樣的研發,已經拿到台灣跟德國的專利。後續他希望可以運用到資收廠,因為他們收回的資收物種類和數量都遠大過公共空間的垃圾桶,有了這樣的AI資源回收機器人可望更有效節省收回資收物後重新正確分類的時間和人力。
另外,他也計畫結合悠遊卡功能,讓許多主動拿資收物去資源回收廠換取退款的民眾,只要正確投入資收物進入正確的回收桶,經這樣的AI資源回收機器人判讀正確,就可以直接自助用悠遊卡儲值方式完成退款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