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1 | 作者:台灣英文新聞/林靜怡

簡又新專欄 – 面對氣候變遷 觀看政府與民間企業的表現

Image by Gerhard Gellinger from Pixabay
Image by Gerhard Gellinger from Pixabay 

為了落實《巴黎協定》,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締約方於每年年底舉辦締約方會議(COP)。第24次締約方會議COP24於2018年底在波蘭舉行。本次會議依據《巴黎協定》訂定的相關內容進行協商,包括第四條的減緩、第六條減量合作、第七條的調適、第九條資金機制、第十三條透明度,以及第十四條的全球盤點等規定。

本次會議集結各國與NGO代表與會;台灣非政府組織如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等皆出席並參與周邊會議。本會簡又新董事長主持其中兩場周邊會議,將我國企業永續成果與經驗分享給全球各界人士。

面對全球暖化與環境污染,先進國家與開發中國家都須負起責任。氣候變遷涉及層面相當廣泛、複雜程度相對提高,非單一國家可獨立解決,需全球共同合作商討解決之道。惟各國對於該議題認知不一以及國際政經局勢詭譎多變,相關議題未能於本屆會議中取得共識,僅能留待下次會議中商討。

身為地球一員的台灣,同樣面臨大量二氧化碳排放所導致的全球暖化威脅。據相關報告顯示,台灣在節能減碳上的努力在全球排名屬後段班。放眼亞洲地區,僅中國在節能減碳方面交出好成績,其他亞洲國家多數表現不佳。在台灣,二氧化碳排放已被視為空氣污染的一環,為亟須急迫解決的問題。二氧化碳主要排放源為發電業、工業、交通業、建築業與農業。過去台灣在談及二氧化碳排放時,多將矛頭指向燃煤發電,忽略交通業與建築業的排放。

減碳須從生活中做起,並進行產業調整,方能有所成效。惟台灣推廣電動車具一定難度,除電動汽車相關投資少外,電動機車及腳踏車的普及率仍低。其次,使用再生能源有助於減碳,不過具豐富再生能源的發電場域多屬海域,如何將再生能源導入電網並穩定供電將是關鍵議題。

氣候變遷不再是單純的環保、學術或技術問題,而是必須全面改變生活型態。從COP24會議中,可觀察出一些端倪,相較於10年前,永續發展已步入正軌並朝向好的方向邁進。2018年12月底亞洲企業組織(Enterprise Asia)舉辦的「2018國際創新峰會暨頒獎典禮」(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Summit and the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Awards 2018),吸引來自30個國家、24個不同產業的160餘家企業報名參賽。頒獎典禮分成三類,第一是製造類、第二是服務類(解決問題)、第三是機構類(企業文化與經營)。在35家「2018國際創新獎」獲獎企業中,有10家是我國知名企業,可見臺灣企業在永續發展上的努力與成就。

相較於企業在節能減碳上的努力,政府減碳作為所需考量的面向較複雜。尤其,能源政策對國家經濟發展影響極大。對進口化石燃料依賴甚深的國家,不願見到石化燃料價格波動過大,對於中東與北非產油國家政局常多所顧忌。隨著再生能源發展與頁岩油開發技術的突破,各國更能追求能源的獨立與自主,進而減緩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威脅。

 

資料來源:台灣英文新聞
圖片來源:storyblocks


延伸閱讀:
聯合國報告:2018極端天氣侵襲6200萬人
往碳中和邁進 歐盟投100億歐元發展再生能源、碳捕捉技術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