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5 | 作者:工商時報/臺灣經濟研究院院長林建甫

「新創.在臺灣」-社會創新崛起 找出解決問題新途徑

社會創新在近年備受推崇,主要乃因應全球高速發展所衍生之各項挑戰,國際皆致力思考並嘗試突破傳統思維,找出更具效率、永續之解決方案,創造經濟、社會、環境等三贏局面。面對此一重點課題,我國不僅在民間自主響應及倡議,政府部門建立跨部會平臺積極參與,學研智庫亦投入能量,以鼓勵社會創新多元發展,期待促成臺灣包容經濟成長。

隨著時代演進,全球發展所面臨的挑戰日趨複雜,涵蓋經濟、社會與環境等面向,如氣候變遷、環境生態與能源永續、少子化與老化、各種形式的貧窮與不平等。然而如何因應?這是「社會創新(social innovation)」在近年備受推崇的原因,我們需要藉由創新與科技的應用,創造與改變社會各群體之間的關係,藉此找出解決社會環境問題的新途徑。

公民意識覺醒 推動行政部門革新

國際上有許多社會創新典範案例,如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70年代藉由創新的微型貸款,重新連結與組織金融中介與貧窮女性,協助她們創業與脫貧,可說是國際社會創新的濫觴。此外,自2015年聯合國開始倡議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而社會創新常被視為實踐的重要途徑之一,因而歐盟、英國、新加坡、韓國等也將社會創新列為重要的推動政策。

反觀國內,我國社會創新的萌芽,可溯及80年代民間非營利組織所推動的消費者保護運動與環保食農運動。當時公民意識的覺醒及公民參與的提升,也進一步推動了行政部門與立法的革新。

對社會創新認同度高 認知度卻明顯不足

爾後,更多的團體、組織與企業相繼投入社會創新,其中學研機構、民間中介組織與政府部門都是重要的推手。首先,學研機構透過教學研究、交流座談等方式擴散價值理念,民間智庫如臺經院更成為目前我國政府推動相關政策的重要智囊之一。另,民間中介組織則投入倡議及育成活動,除了藉由媒體與資訊平臺提升大眾認知外,也透過專業諮詢與資源連結、協助潛力團隊建立可行與穩健的營運模式、以持續創造社會影響力。

根據調查,臺灣民眾對於社會創新與社會企業的認同度高,認知度卻明顯不足。由於社會創新的市場規模不大,社會創新組織常遭遇資金、人力等經營挑戰。為了讓一般民眾有機會了解社會創新組織的社會使命,政府乃建置「社會創新企業登記資料庫」,讓相關業者透過此平臺呈現其產品服務所創造的社會影響力。

此外,為了扶植業者拓展潛在通路商機,經濟部也藉由導入CSR及採購獎勵機制,鼓勵各級政府機關、公民營企業及團體率先採購社會創新相關產品或服務。事實上,我國各地方有許多懷抱社會使命、透過商業與創新手段解決社會環境問題的組織,政府各部會不乏相關資源與支援措施,亦有實驗場域與對話平臺如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成立的社會創新實驗中心。若能集結各部會資源,導入跨部會、跨中央地方的平臺機制,將更能有效串接資源、活絡創新與擴大社會影響力。

基此,行政院於民國107年8月9日核定的「社會創新行動方案」,串連跨部會資源共同推動「價值培育、資金取得、創新育成、法規調適、推動拓展、國際連結」等六大策略,除了提供社創企業在資金、法規等協助,更要全面提昇社會大眾對於社會創新的認知,向國際分享我國社創典範,呼應與連結SDGs。

SDGs的第十七項目標強調夥伴關係的重要,因此今後產官學民需緊密合作,共創社會創新解決方案,攜手突破現存社會與環境問題之桎梏,為臺灣的未來注入正向影響力,攜手世界實現幸福家園。

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圖片來源:geralt


延伸閱讀:
政府力推社會創新方案 唐鳳:5年88億強化暖實力
推動社會創新 公部門得先有創新思維與作法
第二屆的社企大調查 大部分受調者肯定社企模式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