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30 | 作者:環境資訊系統/鄒敏惠

美回收商被爆「漂綠」 電子垃圾四成非法運出口

《重點摘要》國際環保組織巴塞爾行動網(Basel Action Network,BAN)繼5月揭發美國廠商未善盡廢棄電子產品回收之責,走私印表機、電腦螢幕等出口到台灣、香港等亞洲國家,緊接著本月公布第二份調查報告,指出美國部分回收公司以「漂綠」為名,有40%都將電子廢棄物非法運送出去,其中高達93%的電子垃圾最後落腳在開發中國家,特別是香港。

美國電子垃圾40%不當回收 違反國際法律

這份名為「詐騙回收:美國回收商傾倒電子廢料於亞洲」的最新報告顯示,美國境內152個準備回收的廢螢幕與廢印表機,就有40%在高污染與不安全的狀態下,非法出口至開發中國家,多數位於亞洲地區。

這份報告是巴塞爾行動網「電子垃圾透明計畫」(e-Trash Transparency Project)的成果之一。計畫由美體小舖基金會(Body Shop Foundation)贊助,在待回收的舊印表機和螢幕上安裝205個GPS,追蹤這些電子廢棄物送往慈善團體或廠商的回收過程。

追蹤器數據顯示,有37件非法輸往香港,中國11件,台灣五件,巴基斯坦四件,墨西哥三件,泰國兩件,加拿大兩件,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多哥共和國,肯亞,柬埔寨,多明尼加共和國各一件。

「美國公民們繼續受到不道德的公司以『漂綠』為名,自稱在做『回收』而欺騙。」巴塞爾行動網執行董事帕克特(Jim Puckett)說。

下一個貴嶼——香港?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感知城市實驗室(MIT-SCL)與巴塞爾行動網合作,建立一套線上互動地圖,顯示205個追蹤器的路徑。巴塞爾行動網指出,這些廢棄物大多落腳在香港的半農半村地區——新界,並散落在48處不同的地點。

巴塞爾行動網表示,在電子廢棄物的目的地,可以發現大量螢幕、印表機以及其他電子產品,工人每天在隱密的廢棄工廠徒手壓碎、拆解,過程中釋放的印表機碳粉和含汞熒光粉,往往在缺乏防護措施和教育的情況下,輕易的經人體吸入並造成危害。

巴塞爾行動網表示,目前新界所採用的非正規回收方式,雖然並沒有像貴嶼觀察到的那樣危險,但依然是有害的;同時,香港當局似乎沒有認真執行電子廢棄物進口禁令,不管是禁止有毒的回收業務、控管明目張膽的非法進口現象還是破壞性污染、非法勞工,都缺乏積極措施。

「如果還不立即有所行動,這裡(新界)將成為下一個貴嶼。」報告指出。

新界約有十間垃圾場,除了冶煉、分離銅的過程中會產生水污染,電子廢棄物作業產生的危險還有以下幾點:

  • 拆除液晶螢幕顯示器時,冷陰極管(CCFL)將釋出有毒物質汞螢光粉。
  • 拆除印表機及其碳盒時,會釋出有毒的碳粉,包括碳黑以及未知毒性的彩色碳粉。
  • 有機化學品如溴化阻燃劑等有害氣體將釋放到環境和工作場所。
  • 廢棄裝置以及其他殘餘物很難回收,因此大部份會被棄置在灌木叢,小溪,和路邊。
  • 據報導,有十個地點發現有粉碎的線路板以及浮選分離操作後的殘骸。
  • 未完全分解的副產品會造成火災意外,釋放出劇毒灰燼,煙霧,氣體和微粒。

因為這些器材擺放在室外,地點也有設置撲滅小火的設備,因此發生火災是很常見的。「電子廢棄物在香港廢棄廠裡分解而釋出有毒物質,不僅對當地的工人及居民有害,也將會回過頭來影響到美國自身。」帕克特表示,美國是世界上唯一漠視這個問題的已開發國家,而現在是需要正視的時候了。

電子廢棄物回收認證破功 美環保署丟臉

這份報告除了聚焦在顯而易見的全球風險,同時也直指美國內部的問題。

R2為美國環保署召開多方合作會議後的電子廢棄物回收認證,認證廠商比民間e-Stewards制度(註)要多出五倍,但根據這份報告,R2認證廠商對外非法傾銷的比率,竟比未經任何回收認證的廠商要來的高。

巴塞爾行動網建議,消費者和企業應選擇e-Stewards認證的回收商。另一方面,歐巴馬總統應簽署行政命令,以防美國政府的電子廢棄物被輸至境外。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系統

圖票來源:U.S. Army Environmental Command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