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華達股份有限公司

「願景目標」與「經營策略」的良性循環
英華達公司法人的願景是:
(一) 設計代工:成為全球智慧型手持式產品與網路終端的最佳夥伴
(二) 品牌行銷:使OKWAP成為華人世界第一品牌。
英華達公司法人的整體策略是:
(一) 設計代工與品牌行銷的雙經營模式
(二) 以顧客為導向的流程式組織
(三) 以平衡計分卡為基礎的績效管理
英華達公司法人為達到整合效率又兼顧應變彈性,以期善用企業資源與降低經營風險,將公司法人概分為四個事業群以及數個功能總處。其中四個事業 群包含三個以設計代工為主的產品事業群,以及一個以OKWAP品牌行銷為主的品牌事業群。三個產品事業群以顧客及市場為主要區隔,在共同的技術資源基礎 上,為不同顧客與市場發展不同的應用產品,在資源共享與風險分散上已經取得良好成效。而品牌事業群則針對大中華市場發展手機等隨身通訊產品,在先行技術投 資與創造顧客價值兩方面取得雙贏的利基。
英華達公司依產業供應鏈緊密聯繫運作的特性,將公司內部流程與個別顧客的流程相連接,針對顧客設立專屬團隊,有效達成顧客對品質、效率、與彈 性的要求。公司內部的績效管裡依平衡計分卡的精神展開,由公司層面貫穿各事業群與功能總處,同時往下推展到各事業部與功能處,再往下推展到各部門及個人。
英華達公司的日常業務經營以事業群為重心,三個以設計代工為主的產品事業群各自在台北、上海、南京、西安及南昌等地擁有相當人數的研發團隊, 在公司法人的充分授權之下,以公司法人的願景為核心,各自定義符合自身內外條件的事業群願景。並根據事業群願景,訂出事業群短中期的目標,再根據目標以及 公司整體策略訂定相關事業群策略,明列人力資源發展與投資計畫,作為策略展開及績效管理的依據。總而言之,各產品事業群的經營策略可歸納為以下數端:
(一) 不斷創新顧客價值,持續強化設計、測試、實地驗證以及製造能力,不斷完善整合的設計代工流程,希望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智慧手持終端與網路終端的設計代工夥伴。
(二) 針對顧客設立專屬設計製造團隊,以彈性積極與完全配合的態度滿足顧客的需求,以全心投入、立即反應與不斷改善內部流程與產品品質,以「即時即量」的交期承 諾提供最佳品質與成本結構的競爭力產品,以便為顧客創造最大價值。專屬團隊視為顧客組織之延伸,整合公司之核心能力與組織資源,轉換成顧客所需之價值。
(三) 分析未來產業的趨勢與顧客的需求,持續強化與擴展核心能力,未雨綢繆地積極布局顛覆性以及延伸性的創新技術與產品服務,設身處地為客戶提供完整方案的價值創新。
(四) 高效實現績效管理,即時獎勵持續學習,傾聽員工之意見,回饋改善內部管理流程,提升員工參與度,鼓勵創新與自主改善,設身處地為員工創造學習成長與價值創新實現的工作環境。
英華達公司的各功能總處以提供整合的組織資源,為各事業群服務。各功能總處的願景策略乃根據各事業群的願景策略的延伸加上自我研發與整合資源的利基而得,其績效管理亦依事業群的需要展開,並加上自我研發與整合資源的重點。
英華達公司除了各事業群與功能總處外,另有公司層級的整合組織,負責諸如:企業社會責任、經營風險管控、精實管理、投資與技術聯盟、法務與專利...等跨越部門的業務推展。
整體而言,英華達公司法人的「願景目標」及「經營策略」以公司層面為開始,再推展到各事業群與功能總處。配合顧客導向的流程式組織,持續創新顧客的價值。 並且導入依平衡計分卡精神展開的績效管理制度,緊密詳盡地連結「願景目標」的設定及「經營策略」的規劃與執行效果,冀望持之以恆,造成良性循環。
環境生態與社會狀況丕變,企業發展應兼顧社會責任
如前述及, 產業革命兩百多年來,「科技」與「管理」交互運作,相輔相成,已成為人類社會生產力不斷提升的兩大支柱,而「科技」更常被視為人類物質文明進化的主要驅動力量,有關對科技發展的直線型預測長久以來一直廣受青睞。
近十數年來,過度排放二氧化碳引起的地球溫室效應、過度耗費石油引起的能源逐漸匱乏、過度工業化導致的環境廢棄物增加、不正常氣候引起的天災地變。。。等 等,都說明「科技」的發展需要有限度的制約,以便維護環境生態得以永存,因此,以開發綠色產品、樽節能耗、減量減廢及栽木造林。。。等「節能減碳」為首要 的「環境保護」成為公司法人的企業社會責任之一。
再者,由於全球化風潮的普及以及網路與通訊科技的發達,致使資訊無國界流通的同時,也導致全球物力、人力以及腦力資源利用的重整。由於中產階級數量的萎 縮,發達國家普遍陷入M型社會的困境,社會架構的穩定不時受到嚴厲的挑戰,而諸多的經濟預測與傳統的景氣循環也一再失靈。因此,公司法人有義務對其所生存 的社會之相關議題與活動多加參與,以便彌補政府部門在很多方面的不足,亦即「社會參與」也成為公司法人的企業社會責任之一。
企業社會責任包含「公司治理」、「企業承諾」、「社會參與」與「環境保護」四大項,其中「公司治理」與「企業承諾」較偏於公司法人的內在管理,其範圍與行 動相對容易界定;而「社會參與」與「環境保護」則較偏向於外部互動,其範圍與行動相對較為動態。公司法人在經營的過程,必須先行完善其內在管理,同時面對 更為嚴苛的環境保護要求,以及更為動態不穩的社會狀況做好與外部的互動。公司法人唯有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才能與環境及社會共榮共存。由於企業社會責任的方 向目標在當今社會已有相當共識,但諸多實施細節尚不完善,因此企業除了需要從己身出發,由內而外,思考與行動並重,隨時檢討調整,也應善盡對利害關係人影 響之責,以便吸引更多的參與。

名稱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