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1 | 作者:Matti Wilks/ 編譯:CSRone 劉宥妊

如何賣出第一個人造肉漢堡?四項關鍵待克服!

你聽過人造牛肉嗎?人造肉的出現,顯示了世界正在發生一場關於食物的革命,挑戰著當今人類的味蕾,也挑戰著人類的思考和未來價值觀。

人造牛肉是指在實驗室製造出來的「牛肉」。它和其他小牛的生長過程一樣,皆是經過幹細胞不斷的分裂與分化,不同的是,人造牛肉的最終型態是一塊牛肉,而不是一隻小牛。

為什麼我們需要養人造肉呢?

環保、永續的觀念日益盛行,愈來愈多人在滿足口腹之慾的同時,也會開始思考關於生物界、動物界的正義、平等、自由等議題,嘗試將這些議題由人類的權力爭取,延伸至躺在餐盤子中的雞、豬、牛等動物。

二戰之後,工業化養殖的食用肉廣泛取代傳統畜牧,並大幅降低食物成本、增加食物產量。但工業化、不人道的家畜豢養方式,讓全球動物權擁護者基於善念與同情,紛紛大聲疾呼表態。他們不願見到任何一隻牛、豬,終其一生出生與成長都在養殖場,而死亡的墳場就只是人類的胃袋。


2016年在澳洲成立的「Anonymous for the Voiceless」,宣傳活動「Cube of Truth」中,他們戴上面具在街頭播放動物在農場與土宰場的影片。

「人造肉是工業化養殖等待已久的救贖。」

倡導人造肉的牛津大學研究員認為,如果成功把人造肉商品化,便可以解決大量養殖所造成的環境破壞、動物權利、食品朔源等食安議題。

事實上,第一塊實驗室人造肉在1990年代末期就已經出現了。人造肉在當時就被認為是可以有效解決工業化養殖問題的解方,而諸多科學家及投資者也都非常看好這項技術,其中包括微軟(Microsoft)總裁比爾蓋茲(Bill Gates)和知名生活品牌英國維京集團(Virgin)創辦人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

雖然實驗室培育的肉類產品廣泛地被科學家看好,但人造肉在商品化的道路上仍然非常艱困,如同基因改造等食品科技一樣,都需要在消費者先行跨越心理障礙之後,才有普及化的可能。

耶魯大學的道德心理學家Matti Wilks透過一連串消費者意見調查焦點團體訪談、及網路新聞的評論的研究資料,歸納出對於人造肉商品化最難以克服的4項關鍵困難,並進一步回應這些疑慮。

關鍵一  消費者對工業化養殖業缺點認知不足

Matti的研究指出,截至2019年,美國超過99%的牲畜皆為工業化養殖,動物被限制活動並殘酷對待。另一方面,工業化的養殖方式讓動物的排放物污染了周圍的土地及水源,預估全世界的動物農場會增加14.5%的人為溫室氣體排放量。

此外,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曾於2016年的一份報告指出,超過70%的醫療用藥都使用在牲畜養殖。原因在於動物居住在密集的地區,將會導致傳染疾病更容易擴散,而養殖業者會透過施打大量的抗生素來避免疾病所產生的經濟損失,這也可能進一步影響人類健康。

最後,根據餐桌飲食習慣,人們大多只吃動物的某些部位,而造成動物的犧牲被浪費,因此人造肉可以更有效率的生產,減少無謂的犧牲。

許多人開始減少肉類飲食或是直接成為素食者,然而這些比例在社會中仍佔極度少數。2018年美國成人認為自己是素食主義者大約只有2-6%,而真的嚴格執行不吃肉的比例則只有1%,統計數字更是指出,從1990年代開始倡導的動物權跟環境議題並沒有造成實質改變,更可能顯示出倡導素食主義並不是一個有效的解決辦法。

關鍵二 擔心動物流離失所、養殖業者失業

部分民眾擔心若不繼續消費肉品,則原本養殖的動物就會被丟到野外自生自滅;或是大家不買農場生產的肉品,而養殖者就會失去生計來源。但這顯然輕視了市場供需平衡的力量。

首先,人造肉若成功上市,要能夠大量製造並完全取代傳統養殖動物仍需要一段時間,因此動物不會立刻被野放,業者也不會立刻失業。而若養殖動物需求量下降,業者便會減少繁殖,將會有更少動物在工廠的惡劣環境中誕生。

第二,美國食用肉品為高度集中產業,85%的食用牛肉來自4間主要大型生產者,故對中小型動物農莊的衝擊早就發生並結束了。而大型生產者雖然會面臨產業轉型,但他們有足夠資源來爭取轉型機會,例如美國兩間最大的肉品製造商Tyson FoodsCargill Meat Solution皆已投資了人造肉技術研發。

關鍵三 實驗室的肉品令人反胃

Matti認為這是最難解決的一個問題,正因為反胃與否是消費者的「個人觀感」。

要找出為什麼消費者覺得實驗室人造肉令人反胃,可以師法過去研究相異文化的飲食習慣經驗。例如,對西方人來說吃豬、牛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吃狗肉對大部份人來說則完全無法接受;但在部分亞洲地區的文化中,狗肉跟牛、豬一樣沒有區別。因此Matti認為,透過文化的方式潛移默化,有可能消除人造肉對消費者所產生的負面觀感。

關鍵四 人造肉不是天然食品

「天然的一定最好嗎?」Matti提出這樣的疑問來回應這個聲量最高的反對理由。

即使「天然的尚好」這個理念確實深植人心,但事實上我們的日常用品大多經過加工,例如眼鏡、汽機車、網路等,而我們卻不曾存疑。

專就食品而言,許多在貨架上的食物也經過各種程度的「人造」。即使理論上應該是天然的動物,其養殖的過程本身也被加工,例如過度使用抗生素、現代化的養殖方法、人工選擇的育種等,即使是自然生物可能也稱不上是天然食品。

人造肉也可以帶來和天然食品一樣、甚至更多的好處,包括減少環境傷害、提升動物權利。對於那些在永續議題和食肉滿足間糾結拉扯的覺醒者而言,人造肉或許是一個救贖。

當然,近年來動物權運動已經有許多作為,例如放牧養殖、減少吃肉、植物性蛋白仿真肉等,但給人造肉一個加入市場的機會,或許就能更接近解放牛奴、豬奴或是其他動物的平等世界。

 

 

註冊會員並免費訂閱《CSRone電子報》,建立個人永續書單、獲取更多永續新知!

 

資料來源:Cultured meat seems gross? It’s much better than animal agriculture
圖片來源:Marcel HeilEL FRENTE.comElevatePxhere


延伸閱讀:
「氣候正效益」漢堡 瑞典速食業者的超額減碳計畫
讓畜牧業從碳足跡緊箍咒中解放…?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