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31 | 作者:經濟日報 張益紳、陸孝立

會計師因應時事導入氣候風險評估

世界銀行(World Bank)表示,自然災害每年迫使大約2,600萬人陷入貧窮,年經濟損失約5.2億美元,極端氣候造成的嚴重經濟損失,也讓企業警覺氣候變遷風險帶來的財務衝擊。

面對愈發頻繁發生的極端氣候事件,企業開始針對氣候變遷風險衡量財務衝擊、進行適度避險;同時,投資人也在控管投資組合風險的需求下,要求企業提供相關管理方式與績效。

然而,當企業和投資人都希望掌握氣候變遷相關財務資訊時,卻發現揭露資訊與期待結果因缺乏揭露框架而有落差。

因此國際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FSB)於2015年發起第一個由業界主導的金融市場氣候風險透明化計畫,由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小組(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著手設計一個清楚、有效的自願性揭露架構。

經過與各界的諮詢和討論,TCFD第二階段「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書」已於2017年6月發行,正式實施揭露框架並開始評估成效。

TCFD期許企業不僅於財務報表中揭露氣候相關財務資訊現況,更希望企業能將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融入營運策略,以控管風險、掌握機會,引領組織朝向低碳、永續發展邁進。TCFD以治理、策略、風險管理及指標與標的等四面向作為揭露框架的核心主軸。

治理指企業治理階層對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管理方針、作業辦法與評估機制;策略重點在於掌握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並闡明對企業營運、策略與財務面的衝擊;風險管理係指揭露企業以何方法與流程,進行氣候變遷風險辨識、評估、管理;指標與標的則為評估和管理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成果。

企業將得以應用此框架作為工具,完善內部對於氣候變遷相關風險與機會辨識、因應、以及對外溝通。

除提供氣候相關資訊架構與建議外,為因應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在不同產業的差異性, TCFD針對特定產業,如銀行、能源、運輸業等,訂定「特定產業別補充指引」,從產品與服務、價值鏈及研發投資與營運等方面,檢視氣候變遷對組織本身營運的影響,提供更全面性的揭露。

在TCFD的框架要求下,企業應將氣候變遷納入董事會定期討論的關鍵議題中,以建立完整治理流程,並依據產業特性,確實檢視業務發展中,可能受氣候變遷影響者,以及如何管理、減緩此風險。

針對氣候變遷產生的財務衝擊,企業更應允當表現於財務報表中,如資產與負債之估價及決策可能受到影響,或企業的債務和股權結構可能受到改變、進而影響舉債或再融資的能力,皆應於資產負債表載明。

未來,TCFD除了是組織揭露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參考依據,更勢必成為全球共通的量化氣候變遷風險標準。企業應儘早因應、導入此揭露架構,以有效與投資人及關鍵利害關係人落實氣候變遷風險溝通。

(作者是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專案協理)

*國際金融穩定委員會網站參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資訊來源:聯合新聞網
圖片來源:http://nrinews24x7.com/fsb-sixth-meeting-financial-stability-board-regional-consultative-group/

GRI Software And Tools Partner